小哲学: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常规价格
€16,00
税金(包含)。
作者: [捷克] 扬·索克尔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译者: 何文忠 / 竺琦玫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260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通识大讲堂
ISBN: 978730129887
编辑推荐
《小哲学: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一位教育部长写给大家的32堂哲学课。
内容简介
《小哲学: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一反传统哲学教学方式,不以时间为序,也不以一个个哲学家为起点,而以人类的经验、行为、知识和思考作为起点,关注哲学如何有助于人类在世界上作为自然的人、历史的人、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发展。全书从我们身边习见不察的小事物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培养批判精神、如何进行哲学思考、如何将哲学思考融入自身行动让哲学走出课堂“活”起来,介绍了一个不同的哲学世界。
作者简介
扬·索克尔(Jan Sokol,1936— ),捷克当代著名哲学家,翻译家,1998年出任捷克教育部长,2003年参选总统,败给第二任总统克劳斯。2000—2007年任布拉格查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目录
前言
1. 哲学:介于科学、艺术和神话之间
2. 我们怎么看怎么听
3. 感知力与注意力
4. 事物、词汇、名字
5. 语言与思想
6. 世界中的人
7. 假日与常日、神话与逻各斯
8. 你和我
9. 行动与自由
10. 玩乐
11. 语言游戏
12. 时间
13. 科学与知识
14. 真理
15. 尺度与比例
16. 相似与模范
17. 生命
18. 大自然
19. 必然性与偶然性
20. 技巧与技术
21. 社会、机构和国家
22. 价值与金钱
23. 惯例与社会
24. 道德与伦理
25. 法律
26. 文本与阐释
27. 城市
28. 历史
29. 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30. 文明、文化与宗教
31. 宽容与多元化
32. 人与世界
1. 哲学:介于科学、艺术和神话之间
2. 我们怎么看怎么听
3. 感知力与注意力
4. 事物、词汇、名字
5. 语言与思想
6. 世界中的人
7. 假日与常日、神话与逻各斯
8. 你和我
9. 行动与自由
10. 玩乐
11. 语言游戏
12. 时间
13. 科学与知识
14. 真理
15. 尺度与比例
16. 相似与模范
17. 生命
18. 大自然
19. 必然性与偶然性
20. 技巧与技术
21. 社会、机构和国家
22. 价值与金钱
23. 惯例与社会
24. 道德与伦理
25. 法律
26. 文本与阐释
27. 城市
28. 历史
29. 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30. 文明、文化与宗教
31. 宽容与多元化
32. 人与世界
精彩书摘
当我们感到饥饿或者急需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几乎无法谈论或者想到别的什么事情。当我们牙痛、感到害怕或急着赶往某地时,谈论会完全停止。但是,偶尔当我们并不急需任何东西,也不急于赶往某地,在这种时候,可能就会有哲学,但也可能没有哲学,毕竟我们有多种方式来打发这些自由时间。通常我们的第一想法仅仅是“消磨时间”,也许是阅读报纸,玩填字游戏,或者看电视,打游戏,上网聊天,不知不觉时间就溜走了。为什么我们会试图“消磨”空闲时间呢?就像我们会因为害怕而杀死狮子或蛇一样,我们也害怕空闲时间。毕竟,空闲时间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空闲意味着独处,那些不知道如何独处的人可能马上就会受不了。我们就像一个烟鬼,偏偏在周日晚上商店都关门时抽完了仅剩的最后一根,这种感觉就像是戒断症状,既焦虑,又无聊,所以我们会不停地去咬手指甲,或者是用手指去敲桌子。我们会非常想消磨时间,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要是已经是星期一就好了。
古希腊人有一句话来描述这段空闲时间,即“我们不必去某地也不缺东西”,他们称之为scholé。古罗马人采用了这个词,其他人也都遵循了古罗马人的用法,直到后来scholé 演变成现代语言中的“学校”(school)一词。所以学校应该是我们喜欢去的地方(无论这听起来多么有讽刺意味),那里是一个不需要急着赶往那儿,不需要害怕什么,有着时间和闲暇去思考的地方。但你见过这样的学校吗?反正我是没有。然而,这却是每所学校都应该是的样子。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从可用于思考的空闲时间,从scholé 一词,我们可以最终与学校(这个学生和老师相互惹怒、不胜其烦,或是担心考试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想要找一个与scholé 对应的现代词语,那应当是“假期”,而它则与“学校”恰恰相反。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很有可能这与处理人生中闲暇时光的艺术手段有关。这种手段是,既能消遣闲暇时光,同时又确保它不会变得空洞、乏味、令人厌倦。最有能力管理闲暇时光的是小孩,他们能够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乐趣,路过的一辆车,飞过的一只昆虫,躺在地上的一块石头,对小孩来说都算得上是事件。但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习惯于这样的事情——“我看过,我做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我们大人又在这方面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怎么又是这辆车?”“是有只苍蝇在乱飞,那又怎样?”“不要再问这种傻问题了,留心前方,不然你会跌倒的!”
“留心前方,不然你会跌倒的!”不论听起来有多么奇怪,哲学史却是始于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它是关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在走过庭院时,由于过分专注于看星星而不小心掉进井里。他被一位女仆救出,女仆嘲笑他过分关注天上却没有留心脚下。泰勒斯是怎么回答她的,故事里没说。很可能他当时并未想到合适的回复,而只是很高兴能被拽出井外,但他却似乎没有从这次不幸中学到任何东西。毕竟,如果他放弃对星星和世界奥秘的兴趣,只是学会安全地走过院子,现在我们就不太可能会知道关于他的任何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如何安全地走过院子。
我们很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泰勒斯对女仆说的话。但在两百年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终找到了答案。柏拉图的回答让人非常惊讶,表面上看就像是一句废话。他写道,所有的哲学都始于好奇心。如今看来柏拉图当然是位伟大的哲学家,但他这句话是不是太过极端了呢?当然,哲学是那些亲切的长胡子怪人的领域,他们对普通而实用的事物少有兴趣(或者是缺少这方面的才能),却为那些没有人担心的问题大伤脑筋。哲学难道不是与智慧和智者相关联吗?智者难道不是洞察一切、饱经世故,再也不会对任何事物感到惊讶的人吗?难道他们应该像孩子一样,对每一样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感到无比惊奇与诧异吗?当然不是。
可以肯定的是,柏拉图的表态是认真的。事实上,柏拉图在表态时很可能正在思索着泰勒斯是如何惊讶于天空的奥秘。且慢,天空中能有什么奥秘?难道不就是成年累月、反反复复的相同模样?是的,这正是使泰勒斯和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困惑的东西。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知道,太阳早晨升起,傍晚落下,从日出到傍晚的时间是白天,之后是黑夜,白天之后是黑夜,黑夜之后又是白天。人们一直都知道,向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我们必须相应安排事务,所以当太阳下山时我们不会滞留于荒野。我们觉得这是非常简单自然的,所以当我们想要表达某件事是肯定的时候,就会用到“黑夜之后必是黎明”这样的说法。
但在很久以前,甚至是在阿那克西曼德之前,就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根本不是确定的。那些认为这是确定无疑的人是愚蠢的。当然,如果路上有块石头,昨天就在那里,无疑明天它还会在那里,除非有人把它捡走。但太阳并不像石头一样不会移动。它在不停地运动,每过一分钟就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它像动物一样,像生物一样在运动。太阳每天早上出现在东方的某个地方,然后升高到天空中(夏天甚至会升得更高),接着又朝地面下降,直到晚上终于落下,无影无踪地消失在地平线下。它是如何在次日早晨再次出现在天空另一边的呢?在此期间它又存在于哪里呢?发生了什么?明天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吗?总得这样发生吗?如果明天太阳不再升起,那可怎么办?
古希腊人有一句话来描述这段空闲时间,即“我们不必去某地也不缺东西”,他们称之为scholé。古罗马人采用了这个词,其他人也都遵循了古罗马人的用法,直到后来scholé 演变成现代语言中的“学校”(school)一词。所以学校应该是我们喜欢去的地方(无论这听起来多么有讽刺意味),那里是一个不需要急着赶往那儿,不需要害怕什么,有着时间和闲暇去思考的地方。但你见过这样的学校吗?反正我是没有。然而,这却是每所学校都应该是的样子。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从可用于思考的空闲时间,从scholé 一词,我们可以最终与学校(这个学生和老师相互惹怒、不胜其烦,或是担心考试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想要找一个与scholé 对应的现代词语,那应当是“假期”,而它则与“学校”恰恰相反。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很有可能这与处理人生中闲暇时光的艺术手段有关。这种手段是,既能消遣闲暇时光,同时又确保它不会变得空洞、乏味、令人厌倦。最有能力管理闲暇时光的是小孩,他们能够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乐趣,路过的一辆车,飞过的一只昆虫,躺在地上的一块石头,对小孩来说都算得上是事件。但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习惯于这样的事情——“我看过,我做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我们大人又在这方面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怎么又是这辆车?”“是有只苍蝇在乱飞,那又怎样?”“不要再问这种傻问题了,留心前方,不然你会跌倒的!”
“留心前方,不然你会跌倒的!”不论听起来有多么奇怪,哲学史却是始于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它是关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在走过庭院时,由于过分专注于看星星而不小心掉进井里。他被一位女仆救出,女仆嘲笑他过分关注天上却没有留心脚下。泰勒斯是怎么回答她的,故事里没说。很可能他当时并未想到合适的回复,而只是很高兴能被拽出井外,但他却似乎没有从这次不幸中学到任何东西。毕竟,如果他放弃对星星和世界奥秘的兴趣,只是学会安全地走过院子,现在我们就不太可能会知道关于他的任何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如何安全地走过院子。
我们很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泰勒斯对女仆说的话。但在两百年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终找到了答案。柏拉图的回答让人非常惊讶,表面上看就像是一句废话。他写道,所有的哲学都始于好奇心。如今看来柏拉图当然是位伟大的哲学家,但他这句话是不是太过极端了呢?当然,哲学是那些亲切的长胡子怪人的领域,他们对普通而实用的事物少有兴趣(或者是缺少这方面的才能),却为那些没有人担心的问题大伤脑筋。哲学难道不是与智慧和智者相关联吗?智者难道不是洞察一切、饱经世故,再也不会对任何事物感到惊讶的人吗?难道他们应该像孩子一样,对每一样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感到无比惊奇与诧异吗?当然不是。
可以肯定的是,柏拉图的表态是认真的。事实上,柏拉图在表态时很可能正在思索着泰勒斯是如何惊讶于天空的奥秘。且慢,天空中能有什么奥秘?难道不就是成年累月、反反复复的相同模样?是的,这正是使泰勒斯和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困惑的东西。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知道,太阳早晨升起,傍晚落下,从日出到傍晚的时间是白天,之后是黑夜,白天之后是黑夜,黑夜之后又是白天。人们一直都知道,向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我们必须相应安排事务,所以当太阳下山时我们不会滞留于荒野。我们觉得这是非常简单自然的,所以当我们想要表达某件事是肯定的时候,就会用到“黑夜之后必是黎明”这样的说法。
但在很久以前,甚至是在阿那克西曼德之前,就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根本不是确定的。那些认为这是确定无疑的人是愚蠢的。当然,如果路上有块石头,昨天就在那里,无疑明天它还会在那里,除非有人把它捡走。但太阳并不像石头一样不会移动。它在不停地运动,每过一分钟就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它像动物一样,像生物一样在运动。太阳每天早上出现在东方的某个地方,然后升高到天空中(夏天甚至会升得更高),接着又朝地面下降,直到晚上终于落下,无影无踪地消失在地平线下。它是如何在次日早晨再次出现在天空另一边的呢?在此期间它又存在于哪里呢?发生了什么?明天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吗?总得这样发生吗?如果明天太阳不再升起,那可怎么办?
前言/序言
前言
本书基于给非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哲学导论”课程系列讲座,不过哲学专业师生和普通读者也可把它当成面向多彩哲学世界的导论。
同其他许多科目一样,今日的哲学也有纷繁多样的发散主题。没有人能读完现在所有的哲学期刊和哲学出版物,所以哲学讨论在此过程中分裂成了各种学派和圈子,变得越来越模糊,更难去教授。为此,我试图避免传统的“哲学史”教法,而是倾向于从一个不同角度来介绍哲学问题。虽然我确信在哲学教学中哲学史将会继续占据重要地位,但我认为把这个课题介绍给今天的学生并不那么好。
哲学史代表了大量有价值的正面知识,可以进行教学、解读、考试。但这也可能会导致初学者认为,哲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基本上就是一大堆知识。正如植物学家关心植物一样,哲学家关心着哲学家,关心着其思维的发展和彼此的争端。如果在大量的历史阐述中没有留下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信念,哲学研究和讨论也就毫无意义。剩下的只是一堆人名、传记资料、智者之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认识自我”“我思故我在”“上帝已死”),名言辞藻华丽,但作为可以帮助我们批判性地关注生活和世界的工具却是百无一用。这样一来哲学很容易成为专家们的封闭学科,他们已经学会了一切,而且只是沿着那些确定的方向展开研究。但要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还要烦扰其他学科的学生呢?
最近一些正面的发展成果鼓舞了我,我想要介绍基于哲学论题和主题的哲学思想。我所采用的方法是现象学,即对我们的经验进行特写分析,但我会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而非诉诸术语。我们将会看到,本书不仅涉及男女两性本身,而且人类的经验、行为、知识和思想全都可以成为出发点。例如,与科学哲学或语言哲学相反,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哲学如何有助于人类在世界上作为自然的人、历史的人、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发展。
这样我们就可指出哲学与人类智力劳动中其他分支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科学,但也包括艺术、技术、法律、宗教。我所追求的目标是向学生展示哲学问题无处不在,并鼓励其他学科的学生学会哲学思考。因此,对于那些经典哲学主题,如存在和意识、精神和物质,我只会略微提及。而在另一方面,我则大胆地纳入了其他学科的话题,如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相对容易理解的文本的问题在于读起来不用费力去思考,书中内容就像缓缓的流水,在读者心中激不起一丝波澜。所以我在每章结尾都列出了几道思考题。虽然它们与每章内容有关,但大家却无法从文中找到答案,而是必须自己去思考。
2012 年10 月写于布拉格
本书基于给非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哲学导论”课程系列讲座,不过哲学专业师生和普通读者也可把它当成面向多彩哲学世界的导论。
同其他许多科目一样,今日的哲学也有纷繁多样的发散主题。没有人能读完现在所有的哲学期刊和哲学出版物,所以哲学讨论在此过程中分裂成了各种学派和圈子,变得越来越模糊,更难去教授。为此,我试图避免传统的“哲学史”教法,而是倾向于从一个不同角度来介绍哲学问题。虽然我确信在哲学教学中哲学史将会继续占据重要地位,但我认为把这个课题介绍给今天的学生并不那么好。
哲学史代表了大量有价值的正面知识,可以进行教学、解读、考试。但这也可能会导致初学者认为,哲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基本上就是一大堆知识。正如植物学家关心植物一样,哲学家关心着哲学家,关心着其思维的发展和彼此的争端。如果在大量的历史阐述中没有留下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信念,哲学研究和讨论也就毫无意义。剩下的只是一堆人名、传记资料、智者之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认识自我”“我思故我在”“上帝已死”),名言辞藻华丽,但作为可以帮助我们批判性地关注生活和世界的工具却是百无一用。这样一来哲学很容易成为专家们的封闭学科,他们已经学会了一切,而且只是沿着那些确定的方向展开研究。但要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还要烦扰其他学科的学生呢?
最近一些正面的发展成果鼓舞了我,我想要介绍基于哲学论题和主题的哲学思想。我所采用的方法是现象学,即对我们的经验进行特写分析,但我会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而非诉诸术语。我们将会看到,本书不仅涉及男女两性本身,而且人类的经验、行为、知识和思想全都可以成为出发点。例如,与科学哲学或语言哲学相反,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哲学如何有助于人类在世界上作为自然的人、历史的人、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发展。
这样我们就可指出哲学与人类智力劳动中其他分支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科学,但也包括艺术、技术、法律、宗教。我所追求的目标是向学生展示哲学问题无处不在,并鼓励其他学科的学生学会哲学思考。因此,对于那些经典哲学主题,如存在和意识、精神和物质,我只会略微提及。而在另一方面,我则大胆地纳入了其他学科的话题,如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相对容易理解的文本的问题在于读起来不用费力去思考,书中内容就像缓缓的流水,在读者心中激不起一丝波澜。所以我在每章结尾都列出了几道思考题。虽然它们与每章内容有关,但大家却无法从文中找到答案,而是必须自己去思考。
2012 年10 月写于布拉格